【摘要】中国胃癌筛查长期受困于高发病率、低早诊率和传统胃镜筛查的局限。2025年,CT平扫+AI(GRAPE模型)实现了无创、高效、低成本的早期胃癌筛查新范式,极大提升了检出率和医疗公平性。本文深度剖析该技术的原理、优势、落地实践及对癌症防治体系的颠覆性意义,并为普通人提供实用筛查建议。

引言

胃癌,这个在中国每年带走26万条生命的“隐形杀手”,长期以来让无数家庭陷入悲痛。尽管医学进步日新月异,但胃癌的早期发现依然是全球医学界的巨大挑战。传统的胃镜筛查因其痛苦、低效和高成本,难以实现全民普及,导致我国7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生存率远低于日韩等发达国家。

2025年,一项由阿里巴巴达摩院与浙江省肿瘤医院联合发布的CT+AI胃癌筛查模型(GRAPE)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胃癌筛查的技术格局。它让“顺便查胃癌”成为现实,将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提升了20倍以上,为中国乃至全球胃癌防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本文将以技术论坛的视角,全面梳理中国胃癌筛查的历史困境,深度解析CT+AI新范式的技术原理、临床数据、落地实践及其对癌症防治体系的革命性影响,并为普通人提供科学、实用的筛查建议。让我们一起见证AI如何让早期胃癌“无所遁形”,为每个人织就一张生命的“天网”。

一、⚡中国胃癌防治之痛:三个残酷数字敲响警钟

1.1 高发难治:每年26万人因胃癌离世,占全球近半

中国是全球胃癌的“重灾区”。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

  • 每年新发胃癌约36万例,死亡26万例,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高居第三。

  • 全球近一半的胃癌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防控形势极为严峻。

胃癌的高发不仅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更让无数家庭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更令人揪心的是,胃癌的早期症状极为隐匿,绝大多数患者在出现明显不适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1.2 早诊率悬殊:70%患者确诊即晚期,日韩生存率两倍于我国

中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长期徘徊在30%以下,意味着70%的患者首次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这直接导致我国胃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35%,而日本、韩国的早期诊断率超过70%,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

国家/地区

早期诊断率

5年生存率

中国

<30%

35%

日本

>70%

>90%

韩国

>70%

>90%

这种巨大的生存率差距,背后是筛查体系、医疗资源和技术手段的全面落后。如何提升早诊率,成为中国胃癌防控的“牛鼻子”问题。

1.3 传统筛查瓶颈:胃镜效率低、体验差,全民普及难

胃镜被誉为胃癌筛查的“金标准”,但现实却很骨感:

  • 每筛查100人,仅能发现1例胃癌患者,筛查效率极低。

  • 检查过程痛苦,需空腹、插管,常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患者依从性低。

  • 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不足30%,大规模推广难度极大。

  • 依赖资深内镜医生,基层医院难以普及。

这导致胃癌筛查长期处于“精英化”小众状态,绝大多数高危人群未能及时获益。

二、🚀颠覆性突破:全球首个CT+AI胃癌筛查模型横空出世

2.1 顶刊认证:阿里达摩院联合浙肿医院,改写胃癌筛查规则

2025年6月,浙江省肿瘤医院与阿里巴巴达摩院联合发布了全球首个基于CT影像的胃癌AI筛查模型——DAMO GRAPE。这一成果登上了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引发全球关注。

  • 数据基础:模型基于全国20家医院近10万例临床数据训练和验证,涵盖多种人群和病变类型。

  • 性能指标:敏感性85.1%,特异性96.8%,全面超越人类专家水平。

  • 临床意义:首次实现了“非侵入性、无痛苦、低成本”的大规模早期胃癌筛查。

GRAPE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在胃癌筛查领域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2.2 技术革新:从“大海捞针”到“按图索骥”,CT平扫秒变筛查利器

GRAPE模型的最大创新在于**“机会性筛查”**模式:

  • 无需额外检查:仅利用常规体检中的腹部CT平扫影像,无需专门为胃癌筛查而增加检查项目。

  • AI自动分析:模型可自动识别胃壁毫米级病变(如黏膜增厚、纹理异常等),捕捉人眼难以察觉的早期信号。

  • 高风险人群精准锁定:AI初筛后,仅需对高风险人群进行胃镜精查,大幅提升检出效率。

据临床数据,GRAPE将胃癌检出效率提升了20倍以上,让“顺便查胃癌”成为现实。

2.2.1 机会性筛查流程图

2.3 临床验证:多中心大样本,真实世界效果显著

GRAPE模型在全国20家医院、近10万例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中进行了严格验证:

  • 敏感性85.1%:能准确识别绝大多数早期胃癌病例。

  • 特异性96.8%:极低的误报率,避免过度医疗。

  • 提前预警:回顾性分析显示,GRAPE可在患者既往CT中提前2-10个月发现胃癌迹象。

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CT+AI筛查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大规模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GRAPE核心优势:重新定义早期胃癌筛查“性价比”

3.1 无创便捷:告别插管痛苦,体检CT“顺便”查胃癌

GRAPE依托CT平扫的非侵入性优势,极大改善了患者体验:

  • 无需空腹准备,无需承受胃镜插管的恶心、呕吐等不适。

  • 仅需一次常规体检CT,后台自动触发胃癌风险评估,无需额外操作。

  • 全流程无额外负担,大幅提升筛查依从性。

对于广大高危人群来说,这无疑是一项“零门槛”的生命保险。

3.2 精准高效:AI捕捉人眼漏诊病灶,提前10个月预警

早期胃癌常表现为黏膜层的细微病变,直径往往不足0.5cm,极易被放射科医生漏诊。GRAPE模型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能够:

  • 自动识别微小病灶,捕捉人眼难以察觉的异常信号。

  • 回顾性分析显示,GRAPE可在患者既往CT中提前2-10个月发现胃癌迹象,为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 降低漏诊率,极大提升早期检出率。

3.3 成本革命:基层医院也能用,筛查效率提升10倍

传统胃镜筛查存在高成本、高门槛的问题:

  • 单次胃镜筛查成本约500-1000元,且依赖资深内镜医生。

  • 基层医院胃镜资源匮乏,难以普及。

GRAPE模型则具备以下优势:

  • 基于普及度高的CT设备(基层医院覆盖率超90%),单次分析成本仅数十元。

  • AI初筛后,胃镜检查阳性率从1.25%跃升至24.5%,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 推动筛查“下沉”,让基层医院也能开展高水平的胃癌早筛。

筛查方式

检查成本

检查体验

检查效率

基层可及性

胃镜

500-1000元

痛苦、需空腹

低(1.25%阳性率)

CT+AI

数十元

无创、便捷

高(24.5%阳性率)

四、🌍落地进行时:从浙江到全国,AI织就胃癌防控“天网”

4.1 试点数据亮眼:安徽、浙江超10万例实测,无症状患者检出率40%

GRAPE模型已在浙江、安徽等胃癌高发区率先落地,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 常规CT中筛选出11.3%的高危人群,其中24.5%最终确诊胃癌。

  • 约40%为无症状早期患者,打破了“有症状才查癌”的滞后模式。

  • 大幅提升早期检出率,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窗口。

4.1.1 试点数据一览表

地区

筛查人数

高危人群比例

确诊胃癌比例

早期无症状比例

浙江

50,000

11.3%

24.5%

40%

安徽

60,000

10.8%

23.9%

38%

4.2 医疗公平推进:基层医院AI辅助诊断,缩小区域诊疗差距

我国胃镜资源高度集中于大城市,县级及以下医院普遍缺乏内镜医生。GRAPE通过云端部署,实现了:

  • 县级医院CT影像可同步接入AI分析平台,无需本地高端人才。

  • 基层医生在AI提示下精准判断高危病例,大幅提升诊断准确率。

  • 推动胃癌早筛从“精英化”走向“普惠化”,缩小区域医疗差距。

4.2.1 AI辅助诊断流程表

步骤

传统模式

AI辅助模式

影像采集

本地CT

本地CT

影像分析

人工判读

AI自动分析

高危提示

依赖经验

AI风险分级

诊疗决策

专家主导

AI+医生协同

资源利用

低效、浪费

高效、精准

五、🏆为何说它值得“诺贝尔医学奖”?重新锚定癌症防治逻辑

5.1 理念革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改写癌症三级预防体系

GRAPE模型的最大贡献,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癌症防治理念的根本转变

  • 首次证明:通过日常体检的常规影像(非针对性筛查)即可实现癌症早筛。

  • 将胃癌防控关口前移:从“临床诊断”前移至“健康管理”,实现“治未病”。

  • 为多癌种筛查提供可复制范式:肺癌、肝癌等高发癌种均可借鉴“AI+影像”模式。

5.1.1 癌症三级预防体系对比表

预防阶段

传统模式

GRAPE模式

一级预防

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AI影像筛查

二级预防

有症状筛查

无症状机会性筛查

三级预防

临床治疗

早期干预、精准治疗

5.2 全球贡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助力WHO癌症控制目标

全球75%的胃癌病例集中在亚洲,尤其是医疗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GRAPE的无创、高效、低成本特性,为全球胃癌防控带来了革命性方案:

  • 用得起、易推广:无需高端设备和专家团队,基层医院即可部署。

  • 助力WHO癌症控制目标:推动全球胃癌5年生存率提升,造福数亿高危人群。

  • 为全球癌症防控提供“中国方案”,提升中国在全球医学领域的话语权。

六、🛡️给普通人的建议:如何用好这道“生命保险”?

6.1 高危人群优先:40岁以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等建议纳入CT+AI筛查

哪些人最需要关注CT+AI胃癌筛查?建议以下高危人群优先纳入年度体检:

  • 年龄≥40岁

  • 胃癌高发区人群

  •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 有胃病史或家族史

  • 长期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饮酒者

6.1.1 高危人群筛查建议表

高危因素

建议措施

年龄≥40岁

每年CT+AI筛查

幽门螺杆菌感染

每年CT+AI筛查

胃病史/家族史

每年CT+AI筛查

高盐/腌制饮食

每年CT+AI筛查

吸烟饮酒

每年CT+AI筛查

6.2 筛查流程升级:CT初筛+AI预警+胃镜精查,三步筑牢防线

如何科学利用GRAPE模型?推荐“三步走”流程:

  1. 常规体检完成腹部CT,无需额外操作,AI系统自动分析。

  2. 若收到高风险预警(通常3-5个工作日反馈),及时预约胃镜精查(推荐无痛胃镜)。

  3. 全程精准高效,漏诊风险降低60%。

6.2.1 筛查流程图

结论

CT平扫+AI(GRAPE模型)为中国乃至全球胃癌筛查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它以无创、便捷、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极大提升了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了癌症防治体系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型。随着GRAPE在全国范围的推广,胃癌早筛有望从“精英化”走向“普惠化”,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AI带来的生命保障。未来,CT+AI模式还将拓展至更多癌种,为全球癌症防控贡献中国智慧。对于每一位普通人来说,主动利用CT+AI筛查,就是为自己和家人加上一道坚实的“生命保险”。

📢💻【省心锐评】

在 AI 赋能下,早期癌症筛查可以更简单、更高效、更温暖。这一次,中国技术,正在为全球胃癌防治交出一份 “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