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8 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 GENIUS 法案时的怒吼,揭开了这场稳定币监管风暴的真正底牌 —— 这不是普通的行业规范,而是美国在 Web3 时代捍卫金融霸权的战略宣言。作为美国首部联邦级稳定币法律,历经 5 个月闪电推进的法案,正重塑全球 2.3 万亿美元稳定币市场的游戏规则。
一、法案落地:四条红线锁死稳定币边界
GENIUS 法案用四大核心条款,为稳定币画出不可逾越的刚性框架:
1. 发行权 “非银莫入”
Meta、亚马逊想发稳定币?先过跨部门风险审查!法案将发行纳入特许经营,仅允许两类主体入场:
持联邦专项许可的机构
受保银行子公司(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已抢先布局)
此举直接切断非金融资本 “跨界打劫” 支付领域的路径。
2. 储备金 “100% 硬核抵押”
针对 USDT 等头部币种的储备争议,法案强制要求:
1:1 足额储备,仅限现金、短期美债等高流动性资产
每季度公开储备明细 + 第三方审计 “双重验证”
渣打银行测算,这将使稳定币每年吸纳 4000 亿美元美债,变相为美债危机 “输血”。
3. 破产时 “持有人优先偿债”
创新性设立 “超级优先权” 制度:即便发行方破产,稳定币持有者也能优先于其他债权人获赔。同时严禁支付利息,防止其沦为 “影子存款”—— 美联储测算,若稳定币规模达 9000 亿美元,银行信贷将缩水 3250 亿美元。
4. 跨境监管 “筑高墙”
市值超 500 亿美元的发行方纳入联邦重点监控,财政部可直接拉黑不合规外国币种,禁止美国服务商提供交易通道,精准打击 “离岸稳定币”。
二、细则博弈:58 个问题瞄准三大监管痛点
如果说法案是 “骨架”,财政部近日发布的 ANPRM 征求意见稿就是 “填肉”,58 个问题直击实操盲区:
▶ 反洗钱:技术与合规的平衡术
如何用 AI 实时监控链上可疑交易?怎样对接 FinCEN 信息共享系统?这与特朗普政府 “技术赋能监管” 的思路一脉相承,但区块链匿名性仍给监管留下难题。
▶ 灰色地带:“积分返现” 算利息吗?
部分交易所正用积分返还规避 “禁息令”,财政部直接发问:二者边界在哪?此外,纽约州 BitLicense 与联邦框架的冲突、中小发行方面临的合规成本压力,也成争议焦点。
▶ 配套制度:税收与保险怎么定?
IRS 是否需出台专项税务指引?保险公司敢不敢承保稳定币风险?美国银行家协会已急呼:别让稳定币冲击传统存款业务!
三、全球暗战:美欧港监管路线大分流
GENIUS 法案落地,让全球稳定币监管形成 “三足鼎立”:
香港金管局已接纳渣打、京东等 3 家机构进入稳定币沙盒,计划推出 RWA 操作指引,与美国 “美元独大” 路线形成鲜明对比。
四、未来两年:三个关键节点决定行业生死
法案给出明确时间表:2027 年 1 月 18 日最终生效,细则发布后 120 天可提前落地。行业玩家必须紧盯三个时间窗口:
2025 年 10 月 20 日:意见征询截止,政策风向初显
2026 年上半年:最终细则发布,合规标准定型
2026-2027 年:合规改造窗口期,中小机构或加速出局
Circle、Ripple 已抢先申请国家信托银行牌照,试图打通发行 - 托管 - 清算全链条;而 USDT 等外国币种若无法适配跨境规则,或将失去美国市场。
【省心锐评】
GENIUS 法案的本质,是将稳定币打造成 “链上美元” 的延伸 —— 当全球 90% 的稳定币锚定美元,美国只需通过监管就能掌控数字支付的命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