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圈最近炸了个大新闻——蚂蚁数科成功支持A股上市公司奥瑞德完成首期算力RWA发行!这可是国内首单以AI服务器为底层资产的算力资产数字化项目,不仅是技术上的大突破,更标志着实体经济和数字金融的融合踩下了关键一脚。
要知道,RWA(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之前大多还停留在概念层面,这次算力RWA的落地,直接把它推进了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不管你是金融从业者、企业负责人还是科技爱好者,这波趋势都得好好品品!
01 先搞懂:什么是RWA?
可能还有朋友对RWA一头雾水,其实一句话就能说透:RWA就是把现实中的实体资产或金融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变成可分割、可交易的数字代币。
比如房地产、新能源设备、股票债券,现在连AI服务器这种算力资源都能算进去。这些数字代币代表的是底层资产的所有权或收益权,打个比方,就像把一栋价值千万的大楼拆成百万份“数字股权”,普通人也能买得起、参与投资,真正实现“人人可投、全球可转”。
02 关键价值:为什么算力RWA是“天作之合”?
这次奥瑞德的项目,底层资产是价值数千万元的AI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在数据中心不停提供算力服务,本身就有持续收益,这和RWA的适配性简直拉满了。
更牛的是蚂蚁链的技术加持:服务器的计算时长、资源使用率、收益分配这些运营数据,全都是实时上链的。数据安全透明还不可篡改,投资者随时能查资产表现,信任感直接拉满。
而且这个项目是通过合规渠道在境外发行的,成功吸引了国际资本,等于给中国企业开辟了一条跨境融资的新路子。要知道现在全球都在抢AI算力,算力就是新时代的“水电煤”,需求爆发式增长,这波RWA操作算是踩准了风口。
其实蚂蚁数科在RWA领域早有布局,从2024年8月开始,新能源、光伏、换电资产的RWA实践都陆续落地了。这次进军算力领域,更是把“资产上链”的生态织得更密了。蚂蚁集团副总裁边卓群也说了,未来会重点探索算力与金融资产的RWA,推动实体资产和DeFi的融合。
不过这里要划个重点:不是“万物皆可RWA”。《RWA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产业篇2025》明确说了,适合RWA的资产得跨过三道坎:价值稳定、法律确权清晰、链下数据可验证。而算力资产天生数字化,收益也能量化,刚好完美契合这三个标准,说是“天作之合”一点不夸张。
03 实操指南:制造业、工业地产怎么拥抱RWA?
RWA不是科技公司的“自嗨”,更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利器。尤其是制造业和工业地产,通过RWA能盘活存量资产、打开全球化融资通道。具体怎么落地?这份系统性路径请收好!
一、制造业:“资产+数据”双轮驱动,玩转动产价值
1. 核心资产RWA化:让设备和产能活起来
设备通证化:把数控机床、自动化产线这些高价值设备变成“设备数字凭证”,闲置产能能通过链上平台对外租赁,实现动态共享,再也不用让昂贵设备吃灰了。
产能流转:把“生产工位”“产线时段”拆成可交易的数字资产,中小制造企业能按需租用,不用砸重金买设备建产线,门槛直接降低。
案例佐证:已经有企业把充电桩、光伏设备代币化,融资超5亿港元,实打实验证了设备类RWA的可行性。
2. 数据资产化:生产数据也能卖钱
用IoT传感器采集设备开机率、能耗、合格率这些数据,上链存证形成可信的RDA(现实世界数据资产)。
把“高效率、低能耗”的生产数据打包,当成设备租赁或出售的“增值证明”,还能卖个好价钱。
供应链金融里更有用:把订单、发票、物流轨迹这些RDA和应收账款RWA结合,双重确权提升融资信用,帮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3. 创新原型RWA化:加速小众创新变现
把硬件样品、结构件模型变成“创意数字权证”在链上流通,其他开发者二次开发要付授权费,品牌方也能快速筛选优质原型量产,缩短研发周期。
优质原型打包成“创意资产包”,还能吸引产业基金投资,创客们的创意也能直接变现。
二、工业地产:从“重资产”到“轻运营+金融化”
1. 不动产通证化:打破流动性死局
把工业园区、厂房、仓库这些资产估值后,拆成小额数字通证。投资者随便买几份额就能拿租金收益或资产增值分成,全球资本都能参与。传统工业地产“投资大、周期长、难变现”的痛点,一下就解决了。
2. 运营数据资产化:提升资产溢价
采集租户的水电能耗、空间占用率,还有周边商圈人流、租金收缴率这些数据,上链形成“楼宇运营画像”。给潜在投资者或租户看,用数据证明运营效率和稳定性,估值和租金都能往上提,数据本身还能当信用背书做金融产品。
3. 构建“RWA+产业园区”生态
园区运营商发行“园区运营通证”,持有者能享受入驻优惠、服务优先权,用户粘性更高。再引入DeFi机制,比如质押收益、流动性挖矿,激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形成良性循环。
三、通用落地四步法:稳扎稳打不踩坑
资产筛选:优先选权属清晰、现金流稳定、能标准化的,比如核心设备、成熟园区。
技术底座:用蚂蚁链、Conflux这些区块链做确权和交易存证,搭配IoT自动采集数据上链。
合规设计:明确RWA性质,别碰证券化红线,先从使用权、消费权这种“非金融RWA”入手更稳妥。
生态共建:联合金融机构、科技公司、数据服务商,把“确权—验证—交易—融资”全链条打通。
【省心锐评】
在AI和区块链的时代,企业光“赚钱”不够,得让自己“值钱”。通过RWA,制造业和工业地产能把沉睡的资产、闲置的数据,变成可交易、可融资的数字资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