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国外旅游想用手机支付一杯咖啡,却被跨境手续费和汇率差价劝退时;当企业财务对着跨国供应商的汇款账单叹气时,支付巨头 Visa 正悄悄改写游戏规则。​

最新消息显示,Visa 宣布扩大对稳定币的支持范围,新增包括 PayPal USD(PYUSD)在内的 4 种稳定币和 2 条区块链。这可不是简单的业务更新 —— 要知道 2024 年全球稳定币交易量已狂飙至 27 万亿美元,完成 12.5 亿笔交易,这个数字足以说明:稳定币支付的时代真的要来了!​

稳定币为何突然 “狂飙”?​

可能有人会疑惑,稳定币这两年为何突然成了香饽饽?看看这些数据就明白了:Visa 监测显示,仅 2024 年 4 月,USDC 单月交易量就达到 1.666 亿笔,首次超越了长期霸榜的 USDT。过去 30 天里,全球有 2730 万独立用户通过稳定币完成交易,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规模在使用这项新金融工具。​

传统跨境支付的痛点早已众所周知:一笔跨国汇款可能需要 3-5 天到账,手续费高达 3%-5%。而稳定币结算能实现秒级到账,费用降低 90% 以上。想象一下,菲律宾的海外务工者给家里寄钱,原本要扣除半个月工资当手续费,现在一杯咖啡的钱就能搞定全程。这就是 Visa 为何要重仓稳定币的核心逻辑 ——用技术重构全球支付效率。​

Visa 的 “稳定币版图” 扩张指南​

这次 Visa 的扩张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有清晰战略布局的 “精准打击”:​

在稳定币方面,新增的三个 “新兵” 各有神通:​

  • Global Dollar(USDG):由 Paxos 发行的合规稳定币,背后有 Robinhood、Kraken 等巨头组成的联盟撑腰,最大特点是会与成员共享收益,打破了传统稳定币发行商独占收益的模式。​

  • PayPal USD(PYUSD):自带 PayPal 生态的流量 buff,意味着未来你可能直接用 PYUSD 在 PayPal 的千万级商户消费,实现 “加密货币 - 日常支付” 的无缝衔接。​

  • EURC 欧元稳定币:Circle 发行的欧元稳定币填补了欧元区的空白,欧洲商家终于能用上合规的稳定币结算工具了。​

区块链方面更是 “速度 + 覆盖” 双管齐下:​

新增的Stellar区块链在新兴市场早已布局,特别适合东南亚、非洲等银行服务薄弱地区;而Avalanche以高速处理能力著称,能满足企业级大规模交易需求。加上原本支持的以太坊和 Solana,Visa 已经构建起覆盖主流应用场景的区块链矩阵。​

不止于 “支持”,而是构建生态帝国​

Visa 的野心远不止于成为稳定币的 “结算通道”。近几个月的动作揭示了更大的棋局:​

  • 入股稳定币基础设施平台 BVNK,这家公司能为企业提供 “最快、最便宜、最可靠” 的支付路由服务,就像给稳定币支付装了个智能导航系统。​

  • 与 Stripe 旗下 Bridge 合作,要知道 Bridge 可是处理着 SpaceX 等巨头的全球财库转账,它的合规技术能让稳定币支付像普通转账一样安全可靠。​

用通俗的话讲,Visa 正在搭建一个 “稳定币高速公路网”:BVNK 负责建造收费站和导航系统,Bridge 解决跨境通关问题,而新增的稳定币和区块链就是不同车道,最终目标是让用户 “无感” 使用稳定币支付,就像现在刷信用卡一样简单。​

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这些看似遥远的金融术语,其实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

  • 跨境转账不再肉痛:以后给国外亲友汇款,可能再也不用看银行脸色,费用能从现在的 3% 降到 0.5% 以下。​

  • 海淘更划算:用 EURC 在欧洲购物,直接避开汇率波动,结算速度比现在快 10 倍以上。​

  • 新兴市场福音:在银行网点稀少的地区,用 Stellar 区块链上的稳定币,手机就能完成工资发放和日常支付。​

【省心锐评】

当支付巨头都开始 All in,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3 年后,用 PYUSD 刷 Visa 卡买咖啡可能会像现在扫码支付一样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