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企业若想在香港合规发行 RWA(实物资产代币化),核心前提是明确所需金融牌照类型、掌握全流程关键节点、厘清时间周期及各阶段费用。这些信息是企业高效推进 RWA 发行、规避合规风险的基础,直接影响发行成功率。
2. 香港发行 RWA 的整体要求
RWA 发行是涉及多环节的复杂工程,需满足各环节的严格标准,具体涵盖:
监管对接:需符合香港证监会(SFC)等监管机构的合规要求;
资产筛选与确权:对标的资产进行分类审核,完成境内合规核查与香港市场适配性验证;
跨境架构搭建:设计境内外特殊目的实体(SPV)架构,明确资产收益权转让路径;
技术上链:选择合规链平台,实现资产数据上链与跨链互通,同步链下数据;
合规审批:完成牌照申请、沙盒测试(如适用)、数据跨境、外汇及税务申报等。
各环节均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与费用支出,企业需提前规划以避免流程卡顿、降低合规风险。
3. 核心牌照类型、全流程与时间周期
3.1 核心牌照类型(SFC 牌照)
在香港发行 RWA,需根据业务范围申请至少 1 类香港证监会(SFC)牌照,不同牌照对应不同业务场景,具体要求如下:
补充说明:若需缩短拿牌时间、提高确定性,可通过并购现有持牌公司实现。
3.2 全流程及时间周期
香港发行 RWA 的总周期为18-24 个月,具体分 5 个阶段,各阶段关键动作与时间如下:
资产筛选与确权(1-3 个月)
资产分类:按 “绿灯、黄灯、红灯” 标准筛选标的(如绿灯类含绿色能源资产,需提供近 1 年发电量数据、产权证明等;黄灯 / 红灯类资产需额外补充合规说明);
确权动作:完成境内资产合规核查(如权属无争议、无抵押),同步进行香港市场适配性审核。
跨境架构搭建(2-4 个月)
境内:在自贸区设立 SPV(特殊目的实体),作为资产出境的合规载体;
境外:以 BVI 公司或香港有限合伙基金(LPF)作为境外 SPV;
核心协议:签订资产收益权转让协议,明确境内外资产权益归属。
技术实现与数据上链(3-6 个月)
链选择:境内采用合规联盟链,境外发行符合监管要求的代币标准(如 ERC-20 改良版);
数据互通:通过合规跨链桥实现境内外链数据同步;
链下数据集成:接入预言机(Oracle),实时同步资产运营数据(如租金、发电量等)。
合规审批与牌照申请(6-12 个月)
牌照申请:提交 SFC 牌照材料,配合监管问询;
沙盒测试(如适用):部分业务需进入香港金管局 / 证监会沙盒,沙盒测试通过率仅 17% ,需提前准备应急预案;
其他合规:完成境内数据跨境备案、外汇登记及香港本地税务申报。
代币发行与资金回流(1-2 个月)
发行对象:仅面向香港监管定义的 “专业投资者”(如净资产≥800 万港元的个人);
资金通道:通过合规支付机构 / 银行完成资金回流;
资金监控:按 SFC 要求留存资金使用记录,定期披露资产运营情况。
4. 各阶段核心费用(预筹备阶段)
预筹备阶段是 RWA 发行的成本核心环节,费用范围如下(以人民币计价):
注:后续牌照申请费、沙盒测试费、资金通道费等需根据实际业务规模额外核算,通常占总成本的 20%-30%。
【省心锐评】
只有明确上述要点,才能保障 RWA 发行工作有序、合规、高效推进,最终实现实物资产与资本市场的合规对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