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27 日,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的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当币安创始人赵长鹏走上讲台时,台下响起了西装与连帽衫交织的热烈掌声 —— 这场 "加密金融论坛 2025" 的重头戏,注定要为混沌中的数字资产行业划出清晰坐标。这位加密圈传奇人物用 90 分钟的演讲,从稳定币的全球博弈讲到 RWA 的落地困局,从交易所的进化路径谈到 AI 与 Web3 的融合革命,每一个观点都可能改写行业的未来走向。​

稳定币:美元霸权的数字延伸与破局机会​

"稳定币不是简单的数字现金,而是国家金融战略的前沿阵地。" 赵长鹏一开场就抛出了这个尖锐观点。回顾稳定币的发展历程,从比特币社区早期探索 "资产上链" 的朦胧尝试,到 2014 年 USDT 诞生后的平淡蛰伏,直到 2017 年币安等平台将其打造为熊市 "避风港",这个赛道才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如今,稳定币已成为加密金融的 "基础设施"。其商业模式看似简单却极具盈利能力:用户存入法币,平台发行等值代币;赎回时再以 1:1 兑换现金。这种低门槛、高流动性的特性,让稳定币成为交易所的核心盈利板块。但赵长鹏更看重其战略价值 ——USDT 储备资产中持有的美国国债已超 1200 亿美元,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德国的持有量,成为支撑美元全球影响力的隐形支柱。​

不过,这个数字背后暗藏隐忧。赵长鹏提醒道:"相较于超 36 万亿美元的美债总量,稳定币的持有量占比还不足 1%。" 更关键的是,美国《GENIUS 法案》规定稳定币只能投资 93 天内的短期国债,这使其难以真正缓解美国的长期债务压力。这种 "美元稳定币不可能三角"—— 大规模发行、长期美债配置与灵活赎回无法同时实现 —— 恰恰给其他国家带来了机遇。​

香港在这一领域已抢先布局。2025 年 8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稳定币条例》,与美国形成了监管赛道的平行竞争。赵长鹏判断:"每个国家都需要自己的稳定币产品,目前除美元外的稳定币生态几乎空白,这是千载难逢的窗口期。" 数据显示,香港稳定币市场规模预计 2025 年将达 800 亿美元,占全球 25% 的份额,政策红利正在加速释放。​

但他也警告行业参与者:"合规是生命线。"USDT 至今未采用四大审计机构的做法,暴露出储备资产透明度的监管核心问题。想要在稳定币领域立足,必须紧跟政策导向,在国家战略框架内开发特色产品。​

RWA:从流动性困局到香港新机遇​

"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的前景有多广阔,落地难度就有多大。" 赵长鹏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个热门赛道的真相。他分析称,非金融资产的代币化首先面临流动性恶性循环:以房地产为例,这类低波动资产本应受青睐,但交易频率低导致订单簿深度不足,进而吓退更多投资者。​

监管的复杂性更让不少玩家望而却步。不同国家对金融属性代币的界定差异巨大,企业往往需要申请多种牌照,业务范围却仍受限制。美国证券代币化产品甚至出现了价格脱节的尴尬问题,凸显出机制设计的缺陷。​

不过赵长鹏在香港看到了破局的希望。特区政府 6 月发布的《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构建了 "监管确定性、资产穿透性与税收竞争力" 的三位一体制度闭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政策包括:代币化 ETF 享受印花税豁免,银行间代币化存款结算通过金管局 Ensemble 项目加速推进,甚至电动车充电站的收益流都已纳入代币化试点。​

"金融类资产的代币化会先走一步。" 赵长鹏给出明确指引。他建议行业参与者优先考虑货币市场基金等标准化金融产品,这些资产天然具备高流动性和低波动性优势。香港正凭借这些政策红利,全力冲刺 "亚洲 RWA 中心"—— 当贵金属、可再生能源资产都能通过区块链拆分交易,传统金融与 Web3 的边界将彻底消融。​

交易所终局:DEX 将超越 CEX 的未来图景​

在谈到交易所的进化方向时,赵长鹏抛出了一个震撼性预测:"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规模终将超过中心化交易所。" 这个判断基于两种模式的核心差异:中心化交易所(CEX)通过便捷操作降低了 Web3 门槛,适合新手用户,但依赖中心化服务器的架构存在单点故障风险;而 DEX 无需 KYC(身份验证)、隐私保护更强,代表着更纯粹的区块链精神。​

当然,DEX 的短板也很明显。复杂的钱包操作让普通用户望而生畏,MEV(矿工可提取价值)攻击更是悬在头顶的利剑。但赵长鹏强调:"随着用户对钱包操作的熟悉和抗 MEV 技术的进步,这些障碍都会逐渐消失。"​

他给从业者的建议非常务实:面向大众市场的业务可以先从 CEX 模式切入,用法币入口、一键交易等功能培养用户习惯;但必须同步布局 DEX 技术,特别是在安全防护和用户体验优化上提前投入。"未来的头部平台很可能是 'CEX+DEX' 的混合形态,但技术内核必须是去中心化的。" 赵长鹏补充道。​

AI+Web3:微额支付引爆下一个增长极​

演讲的最后,赵长鹏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当 AI 代理开始自主进行海量微额交易,现有支付体系将面临崩溃。" 他预言,基于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 AI 货币体系将成为必然选择 —— 每天数十亿次的 0.001 美元级交易,只有加密网络能支撑其效率和成本需求。​

这个趋势已经显现。就在演讲前一周,中手游宣布与 Web3 平台 Pangu 合作,开发支持多链支付的游戏结算层,为 AI NPC(非玩家角色)之间的自动交易铺路。赵长鹏指出,这正是行业参与者的机遇所在:开发适配 AI 支付需求的接口协议、构建跨链结算网络、设计抗 MEV 的交易算法,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诞生新巨头。​

【省心锐评】

稳定币的国家战略属性、RWA 的渐进式落地路径、交易所的去中心化终局、AI 融合的必然趋势,这些判断共同勾勒出加密金融的未来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