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算力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化。政策强力驱动与产业订单爆发形成共振,资本市场关注点已转移至技术壁垒、订单兑现与盈利质量。通过对六大赛道的量化分析,揭示了国产AI芯片、光模块与液冷技术的投资主线,并对短期市场波动与核心标的进行了前瞻性评估。

引言

算力,这个曾经深藏于机房的冰冷术语,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成为定义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力量。它不再仅仅是信息处理的能力,而是驱动人工智能模型迭代、加速科学发现、重塑千行百业的“新电力”。一个国家的算力水平,正直接与其未来发展潜力挂钩。

2025年的全球算力市场,正迎来一场史诗级的扩容。据预测,其市场规模将轻松突破4500亿美元大关,而这其中,超过30%的份额将由一片充满活力的土地贡献。这片土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构筑自己的算力长城。

政策的号角早已吹响。“东数西算”工程如同一条无形的数字动脉,将东部的应用需求与西部的能源优势紧密相连。工信部的“算网筑基”行动,则为这张算力大网的体系化建设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在“算力即国力”的战略定位下,整个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

资本市场的嗅觉最为灵敏。曾经,一个“算力概念”就能点燃市场的热情。但现在,潮水的方向已经改变。投资者们不再满足于一个宏大的叙事,他们开始用放大镜审视每一家公司的真实成色。**技术壁垒有多高?在手订单能否兑现?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续?**这三个问题,构成了当前检验算力企业价值的黄金标准。

这篇分析,正是诞生于这样的市场认知转变之中。我们摒弃空泛的讨论,立足于产业的真实数据,深入算力产业链的六大核心赛道。通过对超过15家代表性A股上市公司的全方位扫描,我们试图构建一个**“技术-订单-盈利”**的三级量化框架。这个框架的目的,不仅是揭示那些能够在算力这场漫长而伟大的马拉松中最终胜出的企业的共同特质,更是结合最新的市场动态,为当下的投资决策提供一份清晰、可操作的路线图。

一、📈 资本市场认知深化 全链条价值验证

市场的风向总在变化,尤其是在算力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对产业的认知深度,直接决定了投资决策的质量。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市场对算力价值的评估,已经完成了从“看概念”到“看落地”的深刻转变。

1.1 政策端驱动

政策是理解国内算力产业发展的基石。近两年的政策密集出台,其特点是体系化、精细化、场景化,不再是过去大水漫灌式的扶持,而是精准滴灌,目标明确。

1.1.1 从“点”到“网”的体系化建设

2025年8月,工信部发布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行动计划》,标志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新阶段。这个计划的核心,是推动“点-链-网-面”的体系化建设。

  • 指的是数据中心和智算中心。

  • 指的是连接这些“点”的高速数据传输网络。

  • 指的是将算力、数据、算法等资源统一调度、高效供给的算力网络。

  • 指的是将算力服务广泛赋能到各行_各业的应用生态。

这种体系化的思路,意味着投资机会将从单纯的数据中心建设,扩展到光通信、网络设备、算力调度软件等全链条。

1.1.2 从“耗能”到“绿色”的精细化管理

算力是“电老虎”,能耗问题一直是其发展的掣肘。2025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绿色电力证书高质量发展意见》,为算力的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个政策的核心,是推动绿电与算力的深度融合。它鼓励数据中心通过购买绿证、自建新能源电站等方式,实现100%的绿色电力消费。这直接催生了两个巨大的市场,一是新能源算力中心,二是与之配套的储能系统。液冷等先进节能技术,也因此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

1.1.3 从“工具”到“国力”的战略化定位

2024年底,国务院将算力提升至“国力”的战略高度,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意味着算力不再仅仅是一个产业工具,而是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

这个定位,直接强化了算力产业链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国产AI芯片、国产服务器、国产操作系统等环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支持。

政策演进与关键影响

时间节点

核心政策/事件

主要影响

直接受益领域

2024.12

国务院“算力即国力”战略定位

强化算力国家战略地位,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国产AI芯片、数据中心集群

2025.3

国家发改委《绿色电力证书高质量发展意见》

推动绿电与算力深度融合,节能降耗成刚需

新能源算力中心、储能系统、液冷技术

2025.8

工信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行动计划》

推动“点-链-网-面”体系化建设,全产业链受益

智算中心、光模块、网络设备

政策的红利,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数据。截至2025年中,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达到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高达788EFLOPS。在西部,贵州的算力规模突破92.6EFLOPS,其中智算占比高达89.76%,成为“东数西算”的标杆。更重要的是,全国数据中心的平均PUE(电能利用效率)已降至1.42,绿色化转型的成效正在显现。

1.2 产业端爆发

政策的东风,吹来了产业的春天。2025年,算力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迎来了订单与技术的双重爆发。市场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验证着头部企业的价值。

1.2.1 芯片层的惊艳转身

  • 寒武纪 这家一直被市场寄予厚望的AI芯片独角兽,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出了一份惊艳的答卷。营收11.11亿元,同比暴增4230%。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其扣非净利润达到2.76亿元,首次实现盈利。这背后,是其思元系列AI芯片在全国各大智算中心实现了规模化的应用。从“烧钱研发”到“自我造血”,寒武纪的转身,标志着国产AI芯片商业化落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2.2 光模块层的需求井喷

  • 中际旭创 AI大模型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是指数级增长的。作为连接服务器的“血管”,光模块迎来了从400G向800G升级的浪潮。中际旭创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深度受益于此。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高达36-44亿元,同比增长52.64%至86.57%。增长的驱动力,正是800G等高端产品占比的持续提升,这直接拉高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

1.2.3 服务器层的强者恒强

  • 浪潮信息 在全球AI服务器市场,浪潮信息是少数能与国际巨头掰手腕的厂商,市占率超过20%。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65%,订单接到手软。但浪潮的看点,不仅在于规模。公司在液冷技术上的全栈布局,使其能够提供PUE低至1.15的整机柜解决方案,这在高算力密度时代,是极具吸引力的核心竞争力。

1.3 资本市场认知转变

产业的真实变化,迅速投射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目光,已经从追逐宽泛的“算力概念”,转向了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价值验证。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不同赛道、不同公司的价值分化日益明显。

  • 芯片赛道 技术壁垒成为唯一的通行证。寒武纪的业绩兑现,海光信息DCU产品营收同比增长50.76%,都证明了只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才能获得市场的最终认可。

  • 服务器赛道 订单兑现能力是王道。浪潮信息的全球市占率,中科曙光超过150亿元的智算中心订单,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比任何故事都更有说服力。

  • 光模块赛道 速率升级是增长的生命线。中际旭创和新易盛(净利润同比增长327%至385%)的业绩爆发,都源于其在800G等高速率产品上的领先布局。

  • 液冷赛道 绿色节能成为新的价值锚点。英维克营收同比增长50.25%,其市场份额的领先,正是因为它抓住了数据中心绿色化转型的时代机遇。

这种价值分化,标志着A股算力投资已经告别了普涨阶段,进入了精选个股的深水区。技术、订单、盈利,这三个关键词,构成了我们接下来深度剖析的基础。

二、💡 六大赛道企业深度剖析与投资价值量化

当市场的聚光灯从整个板块,精准投射到各个细分赛道时,一幅更加清晰的产业图景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不同的赛道,有着不同的游戏规则、不同的成长逻辑和不同的龙头玩家。下面,我们将深入六大核心赛道,对其中的代表性企业进行量化剖析。

2.1 芯片赛道

芯片是算力的基石,是整个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战略价值最大的环节。在这个赛道,比拼的是先进制程、核心架构和软件生态。

赛道逻辑 国产AI芯片正处在**“技术突破”“生态构建”**双重驱动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头部企业在7nm等先进制程上取得突破,单卡性能逼近国际主流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与国产AI框架的深度适配,以及在政务、金融等关键领域的应用,逐步构建起自己的应用生态。

2.1.1 寒武纪-U

  • 公司画像 国内AI芯片设计的领军企业,专注于云、边、端一体的智能芯片产品布局。

  • 核心看点 寒武纪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全栈式的技术布局持续的研发迭代。其最新量产的思元590芯片,在能效比上实现了超过40%的提升,性能强大。更重要的是,公司通过“玄思”基础软件平台,实现了软硬件协同优化,降低了开发者的使用门槛。2025年第一季度的首次盈利,是其商业模式得到验证的强有力信号。

  • 财务透视 营收4230%的同比增速,虽然有低基数的原因,但绝对额的增长和利润的转正,清晰地展示了公司正从研发投入期,迈向商业收获期。

2.1.2 海光信息

  • 公司画像 国内高性能处理器(CPU和DCU)的稀缺标的,其DCU(深算处理器)是国产AI服务器的重要算力来源。

  • 核心看点 海光的优势在于其成熟的x86架构与国产AI框架的深度适配。其深算二号DCU产品,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的商业应用,特别是在对安全性和自主性要求极高的政务、金融领域,获得了关键的国产化认证。这为其构建了坚实的市场壁垒。

  • 财务透视 2025年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50.76%,净利润5.06亿元,显示出公司在高端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和优秀的盈利能力。

芯片赛道核心企业对比

公司名称

赛道环节

核心进展

2025财务亮点

投资价值评级

未来一周上升概率

操作指南

寒武纪-U

AI芯片设计

思元590芯片量产

营收+4230%,净利润2.76亿元

★★★★★

85%

增持

海光信息

DCU处理器

深算二号规模化应用

营收24亿元(+50.76%),净利润5.06亿元

★★★★☆

75%

持有

2.2 服务器赛道

服务器是算力的物理载体,是连接芯片与应用的桥梁。AI时代,服务器的形态和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

赛道逻辑 AI服务器的需求,正从通用服务器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高速增长的市场。其核心逻辑是**“高算力密度”“异构计算”**。一台AI服务器往往需要搭载8颗甚至更多的GPU/DCU,对散热、供电、互联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2.2.1 浪潮信息

  • 公司画像 全球领先的AI服务器供应商,拥有强大的整机设计、生产和交付能力。

  • 核心看点 浪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对AI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领先的工程化能力。公司不仅能提供适配不同AI芯片的服务器平台,更在液冷技术上实现了全栈布局。其液冷整机柜解决方案,能将数据中心的PUE降低至1.15,这在电费和碳排放指标日益收紧的背景下,是巨大的成本优势。

  • 财务透视 营收同比增长165%,显示出其在全球AI基建浪潮中的核心地位。充沛的在手订单和健康的现金流,为其未来的持续扩张提供了保障。

2.2.2 中科曙光

  • 公司画像 国内高端计算领域的“国家队”,深度参与全国智算中心的规划与建设。

  • 核心看点 中科曙光的独特优势在于其**“算力基础设施总包商”**的角色。公司深度参与了全国超过80%的智算中心项目,提供的不仅是服务器硬件,更是一整套从规划设计到建设运营的解决方案。此外,公司与华为昇腾等国产芯片厂商共建生态,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产算力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 财务透视 超过150亿元的在手订单,是其未来业绩的有力保障。公司在智算中心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深度绑定,使其能够充分分享本轮算力基建的红利。

服务器赛道核心企业对比

公司名称

赛道环节

核心进展

2025财务亮点

投资价值评级

未来一周上升概率

操作指南

浪潮信息

AI服务器

全球市占率20%+

营收+165%,液冷技术降低PUE至1.15

★★★★★

80%

增持

中科曙光

智算中心建设

参与全国80%智算中心

订单超150亿元,与华为昇腾共建生态

★★★★☆

70%

持有

2.3 光模块赛道

如果说服务器是算力集群的“心脏”,那么光模块就是连接这些心脏的“高速动脉”。没有高速光模块,再强的算力也只是孤岛。

赛道逻辑 AI算力的指数级增长,对数据中心内部的数据传输带宽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光模块的升级换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唯一途径。当前,市场正处在从400G向800G,甚至1.6T演进的关键时期,速率的每一次翻倍,都意味着价值量的巨大提升。

2.3.1 中际旭创

  • 公司画像 全球数据中心光模块的绝对龙头,深度绑定海外云计算巨头。

  • 核心看点 中际旭创的护城河在于其领先的技术卡位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公司在800G光模块的研发和量产上走在了全球前列,成功获得了海外大厂的核心订单。高端产品占比的提升,不仅带来了收入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优化了公司的盈利结构,毛利率持续改善。

  • 财务透视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高达36-44亿元,同比增速在52.64%至86.57%之间,展现了极强的盈利爆发力。健康的现金流也为其应对未来的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张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2.3.2 新易盛

  • 公司画像 国内高速光模块领域的另一家劲旅,以其高弹性的业绩表现而著称。

  • 核心看点 新易盛的特点在于其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灵活的产能布局。在400G和800G的需求激增时期,公司展现出了强大的交付能力,市场份额迅速提升。其业绩弹性,往往在行业景气度上行周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 财务透视 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27%至385%,这一惊人的增速,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本轮高速率产品需求爆发中的巨大受益程度。

光模块赛道核心企业对比

公司名称

赛道环节

核心进展

2025财务亮点

投资价值评级

未来一周上升概率

操作指南

中际旭创

800G光模块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净利润36-44亿元(+52.64%至86.57%)

★★★★★

82%

增持

新易盛

高速光模块

400G/800G需求激增

净利润37-42亿元(+327%至385%)

★★★★☆

78%

持有

2.4 液冷赛道

随着单机柜功率密度从几千瓦飙升至几十千瓦,传统的风冷散热技术已经捉襟见肘。液冷,正从一个“锦上添花”的选项,变成支撑高密算力的“必需品”。

赛道逻辑 核心驱动力是**“PUE硬约束”“高功耗芯片普及”**。一方面,政策对数据中心PUE的要求越来越严,液冷是实现超低PUE的最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单颗功耗动辄超过700瓦的AI芯片,必须依靠液冷才能保证稳定运行。

2.4.1 英维克

  • 公司画像 国内领先的精密温控节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数据中心液冷领域布局深入。

  • 核心看点 英维克的优势在于其全链条的液冷解决方案能力。公司提供的不仅是冷板、管路等部件,更是一整套从热源到热交换的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单机架功率密度突破40kW的散热需求。这种系统级的交付能力,使其在与单一组件厂商的竞争中具备明显优势。

  • 财务透视 营收25.73亿元,同比增长50.25%,净利润2.16亿元,增长势头强劲。随着液冷技术在数据中心的渗透率从个位数向两位数迈进,公司的成长空间将被进一步打开。

液冷赛道核心企业对比

公司名称

赛道环节

核心进展

2025财务亮点

投资价值评级

未来一周上升概率

操作指南

英维克

液冷解决方案

单机架功率密度突破40kW

营收25.73亿元(+50.25%),净利润2.16亿元

★★★★☆

75%

持有

2.5 技术成熟度与认证进度

在算力这个技术驱动的行业里,单纯的财务数据有时会掩盖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我们需要深入到技术细节和行业认证中,去寻找那些真正构筑了护城河的公司。

我们可以构建两个简单的量化指标来辅助判断。

  • 技术成熟度指数 综合评估公司的技术路线、关键性能指标(如芯片能效比)、以及与行业主流生态的适配程度。

  • 认证进度指数 评估公司产品是否通过了关键的行业认证或国家级项目验证,这直接关系到其商业化落地的速度和广度。

核心企业技术与认证能力评估

公司名称

技术壁垒亮点

技术成熟度指数

认证进度

认证进度指数

寒武纪-U

思元590芯片能效比提升40%,自研基础软件平台

95%

通过工信部算力强基“揭榜”认证

90%

海光信息

DCU与国产AI框架深度适配,成熟x86架构

90%

获金融、政务领域国产化认证

85%

中际旭创

800G/1.6T硅光技术,低功耗封装设计

98%

通过海外云计算巨头严格认证

95%

浪潮信息

全栈液冷技术,异构计算平台整合能力

92%

产品进入全球主流云厂商供应链

90%

从这个评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寒武纪通过国家级的“揭榜”认证,为其在信创市场的推广扫清了障碍。而中际旭创能够通过海外巨头的严苛认证,则直接证明了其技术和品质的全球竞争力。这些“软实力”,是财报数字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体现。

2.6 盈利模式可持续性

高速增长固然令人兴奋,但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更为重要。一个健康的盈利模式,应该同时具备高毛利、强劲的现金流合理的营收结构

  • 毛利率 直接反映了公司的议价能力和技术附加值。

  • 经营现金流净额 是公司经营活动的“造血”能力的体现,比净利润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健康状况。

核心企业盈利可持续性分析

公司名称

营收增速

毛利率

经营现金流净额

可持续性指数

中际旭创

+52.64%至86.57%

35%

40亿元

92%

寒武纪-U

+4230%

40%+(预计)

2.76亿元(扣非净利)

85%

浪潮信息

+165%

12%

50亿元

88%

英维克

+50.25%

28%

2.16亿元(净利润)

86%

注:可持续性指数是基于上述指标综合加权评估得出。

在这张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对比。浪潮信息虽然营收增速极高,现金流也极其充沛,但其相对较低的毛利率(服务器集成业务的普遍特点)决定了其商业模式更偏向于“规模驱动”。而中际旭创则以其高达35%的毛利率和强劲的现金流,展现了“技术驱动”的典型特征,其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更强。寒武纪虽然现金流绝对值尚小,但其从巨额亏损到盈利的拐点,以及较高的产品毛利率,预示着其盈利模式正走上良性循环。

三、⚖️ 价值评估核心指标体系与量化投资策略

赛博朋克风格图片制作 (7) 拷贝-pmww.jpg

在完成了对各个赛道和核心企业的深度扫描之后,我们需要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可操作的投资框架之中。这个框架的核心,是回答三个问题,买什么?买多少?怎么控制风险?

3.1 技术壁垒与产业链卡位

这是我们选股的第一道滤网。我们寻找的,是那些在产业链中占据关键生态位,拥有难以被竞争对手轻易复制的技术护城河的企业。

关键环节技术壁垒与产业链卡位分析

赛道环节

技术壁垒核心点

产业链卡位代表企业

行业地位说明

AI芯片

7nm以下先进制程设计能力、存算一体等新架构探索、基础软件平台生态

寒武纪、海光信息

国产AI芯片第一梯队,是整个算力体系实现自主可控的“根技术”

光模块

800G/1.6T高速封装技术、硅光子集成技术、低功耗DSP算法

中际旭创、新易盛

全球高端光模块市场的主力供应商,深度受益于AI算力投资的确定性需求

AI服务器

高密异构计算系统设计、全栈液冷解决方案、供应链管理与快速交付能力

浪潮信息、中科曙光

连接上游芯片和下游应用的核心枢纽,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具备规模效应

液冷技术

系统级热管理设计、高效冷板/CDU核心部件、与服务器架构的深度耦合

英维克

高密算力时代的“卖水者”,随着PUE政策收紧,市场渗透率将加速提升

3.2 订单兑现与现金流表现

这是我们选股的第二道滤网,也是对企业经营能力的现实检验。再好的技术,如果不能转化为订单和现金流,也只是空中楼阁。

我们特别关注在手订单的规模和增速,以及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这两个指标。前者预示着未来的增长,后者保障了当下的生存。

核心企业订单与现金流表现

公司名称

2025在手订单(亿元,预期)

订单同比增速(预期)

经营现金流净额(亿元)

现金流指数(1-100)

中科曙光

150

120%

30

95%

浪潮信息

200

180%

50

98%

中际旭创

N/A(持续性订单)

80%+(营收指引)

40

96%

寒武纪-U

N/A(持续性订单)

4000%+(营收指引)

>0

80%

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服务器厂商(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的订单可见性最强,现金流也最为充沛,是本轮算力基建中最直接的受益者。而中际旭创和寒武纪,则以其强劲的营收增长和健康的盈利能力,证明了其技术优势正在快速转化为市场优势。

3.3 量化投资策略框架

基于以上两道滤网的筛选,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相对清晰的量化投资策略。

3.3.1 配置比例建议

这个配置的核心逻辑,是将主要仓位集中在技术壁垒最高、增长确定性最强的赛道,同时兼顾不同赛道之间的景气度轮动。

算力产业投资组合配置建议

赛道环节

配置比例

核心逻辑

AI芯片

30%

技术壁垒最高,是国产替代的核心。一旦生态成熟,将迎来戴维斯双击

光模块

25%

AI算力投资的“卖铲人”,业绩确定性强,直接受益于全球算力军备竞赛

服务器

25%

算力基建的直接受益者,订单充沛,现金流稳健,是组合的“压舱石”

液冷技术

20%

高密算力时代的必需品,市场渗透率低,成长空间巨大,具备高弹性

3.3.2 风险控制

高成长往往伴随着高波动,严格的风险控制是长期获利的前提。

  • 个股仓位 任何单一股票的仓位不应超过总仓位的20%,以分散非系统性风险。

  • 止损纪律 设定10%的硬止损线。投资逻辑的核心是基于产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一旦股价走势与预期发生重大偏离,应首先考虑风险,而不是盲目补仓。

  • 动态跟踪 短期内,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催化(如新的产业扶持计划)、订单兑现节奏(关注季度财报和合同公告)以及国际环境变化(如技术限制政策),并据此对仓位进行动态调整。

四、📍 短期市场展望与核心标的推荐(9月12日及未来一周)

赛博朋克风格图片制作 (8) 拷贝.jpg

在确立了长期的产业投资框架后,我们必须回到当下,审视市场的短期脉搏。算力板块自9月初以来的高位震荡,既是风险的释放,也孕育着新的结构性机会。

4.1 近期走势回顾:高位震荡中的强弱分化

9月以来,算力板块的走势可以用**“波动加剧”“结构分化”**来概括。一方面,以9月8日为代表,龙头股如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出现集体大幅回调,资金明显流向新能源、人形机器人等低位板块,市场风格切换的迹象显现。这背后,是前期巨大涨幅带来的获利了结压力,以及板块交易拥挤度的提升。

但另一方面,市场的韧性同样存在。在9月5日和9月11日,算力板块均上演了探底回升的戏码,云计算ETF等相关产品甚至在9月11日逆市大涨3.33%。这表明,市场对算力板块的长期价值存在高度共识,逢低布局的资金承接意愿强烈。

4.2 未来一周展望:震荡为主,聚焦催化剂

综合判断,未来一周算力板块大概率将延续高位震荡、结构分化的走势。短线波动在所难免,但向下的空间相对有限,向上的动力则需要新的催化剂来点燃。

  • 压制因素 资金分流的压力依然存在。市场热点多元化,板块间的“高低切换”可能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 支撑因素 产业基本面提供了坚实的底部。光模块、服务器等硬件环节上半年亮眼的业绩,是最好的证明。同时,政策暖风不断,工信部预计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增长超40%,为产业注入了强心剂。

  • 潜在催化剂 外部刺激成为关键变量。海外科技巨头的资本开支计划、类似OpenAI与甲骨文的巨额云服务合同、以及英伟达等巨头的新品发布,都可能成为引爆A股算力板块情绪的导火索。

4.3 核心标的量化评估与分级推荐

结合技术趋势、业绩确定性和市场动态,我们对未来一周值得重点关注的算力核心标的进行量化评估与分级推荐。

4.3.1 核心龙头:高确定性与全球竞争力 (上涨概率 > 75%)

此类标的具备全球领先的技术和市场地位,深度绑定国际头部客户,业绩增长确定性最高,是算力投资组合的“压舱石”。

股票名称

所属赛道

核心逻辑与最新动态

未来一周上涨概率

操作建议

中际旭创

光模块

全球光模块绝对龙头,深度受益于AI算力驱动的800G/1.6T产品升级周期。技术领先,深度绑定英伟达、谷歌等巨头。近期股价强势反弹,获多家机构上调目标价,资金承接意愿强烈。

75% ~ 85%

核心配置/增持

新易盛

光模块

高速光模块核心供应商,业绩弹性巨大。400G/800G产品需求旺盛,深度合作博通等大厂。上半年净利同比暴增355.68%,近期融资盘持续净买入,显示产业资本看好。

70% ~ 80%

核心配置/持有

4.3.2 重点关注:高景气赛道与强劲催化剂 (上涨概率 65% ~ 78%)

此类标的处于高景气细分赛道,受益于国产替代、技术升级或商业模式创新,具备较强的业绩弹性和事件驱动催化剂。

股票名称

所属赛道

核心逻辑与最新动态

未来一周上涨概率

操作建议

协创数据

算力租赁

热门算力租赁龙头,智能算力服务营收高增,深度绑定英伟达生态。近期股价放量大涨创历史新高,市场关注度极高,产业化规模持续扩大。

70% ~ 78%

增持/关注

英维克

液冷/温控

数据中心液冷核心标的。AI服务器高密散热需求爆发,液冷技术从“可选”变为“必选”,市场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国产替代逻辑顺畅。

65% ~ 75%

持有/关注

天孚通信

光器件

光互联产品技术壁垒高,受益于AI数据中心需求拉动和CPO等新技术演进。业绩持续增长,近期获机构上调目标价,三季度业绩催化预期强。

67% ~ 70%

波段操作/关注

数据港

数据中心

阿里AI算力核心合作方,数据中心资源丰富。受益于阿里持续加码AI投入和兼容英伟达芯片的研发进展,未来算力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68%

关注

4.3.3 潜力梯队:国产芯片与关键配套 (上涨概率 55% ~ 70%)

此类标的在国产芯片自主可控或产业链关键配套环节占据重要地位,具备高成长弹性和主题性投资机会,但短期波动性也相对较大。

股票名称

所属赛道

核心逻辑与最新动态

未来一周上涨概率

操作建议

寒武纪

AI芯片

国产AI芯片领军企业,受益于国产大模型应用加速。近期获高盛大幅上调目标价,对其远期出货量预期乐观,是国产算力自主可控的核心。

65% ~ 78%

关注/少量配置

海光信息

国产CPU/DCU

国产服务器处理器核心厂商,受益于信创和AI双重需求。近期股价表现强势,单日涨幅达20%,市场认可度高。

65% ~ 80%

关注/少量配置

总结

算力产业的投资,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蜕变。它已经从过去对遥远未来的模糊憧憬,演变为一场由政策强力驱动、产业订单爆发、技术持续突破共同谱写的现实交响曲。在这场变革中,投资的逻辑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那就是从“规模的扩张”转向“价值的深化”。

短期的市场震荡,是对前期巨大涨幅的正常消化,也是对投资者信心的考验。但拨开波动的迷雾,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坚实的产业基本盘。政策的扶持、产业的景气、业绩的兑现,共同为算力板块构筑了牢固的底部。

我们的投资框架,正是建立在长期产业趋势与短期市场动态的结合之上。以“技术-订单-盈利”这三个维度为标尺,我们能够筛选出那些既能享受到当前产业红利,又具备长期成长潜力的核心标的。中际旭创、新易盛代表了全球竞争力与业绩确定性;协创数据、英维克则代表了新兴赛道的巨大弹性;而寒武纪、海光信息,则承载着国产自主可控的星辰大海。

捕捉算力时代的阿尔法机会,需要我们既有紧盯订单的敏锐,又有洞察技术趋势的耐心。在当前的震荡期,保持一份理性和从容,聚焦核心资产,灵活应对波动,或许是通往最终胜利的最佳路径。

免责声明:本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观点和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作者不对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省心锐评】

算力投资,别只看概念。盯住三张表,订单表、现金流量表、技术路线图。能把这三张表都做漂亮的公司,才是真金。短期看硬件,长期看芯片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