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科技头条被 AI 大模型承包:ChatGPT 日活破亿,AI 绘画工具颠覆设计行业,自动驾驶车队穿梭城市。但在聚光灯之外,Web3 正经历 “刮骨疗毒”—— 加密货币市值年初暴跌 18.6%,却有 1087 亿元资本逆势涌入,而 Circle 的上市成了最刺眼的注脚:6 月登陆纽交所首日暴涨 170%,市值直冲 240 亿美元。​

这家发行 USDC 稳定币的公司,正悄悄构建 Web3 的 “水电煤”,妄图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亚马逊云(AWS)。这场野心游戏,藏着 Web3 的生死密码。​

一、Web3:从炒作泡沫到 “所有权革命” 进行时​

要懂 Circle,先懂 Web3 的真实模样。​

  • 核心本质:告别 Web2 “平台垄断数据”,进入 “读 - 写 - 拥有” 时代。你的 NFT 藏品、游戏装备甚至社交数据,通过区块链确权真正属于你。沃尔玛用 Web3 技术将商品溯源时间从 7 天压至 2.2 秒,就是最实在的证明。​

  • 2025 现状:泡沫已破,但基建成型。以太坊 Layer 2 技术让交易成本下降 90%,零知识证明解决了隐私痛点,可 “破圈” 仍难:用户要记助记词、懂 Gas 费,杀手级应用寥寥无几。就像有人建好高速公路,却没人开得起车。​

二、Circle 的两张王牌:Web3 的 “美元 + 工具” 双引擎​

在 Web3 淘金热里,Circle 不挖金子,只卖 “铲子和水源”,靠两大支柱立稳脚跟:​

1. USDC:链上的 “美元结算层”​

作为全球第二大稳定币,USDC 是 Web3 的 “硬通货”:​

  • 规模惊人:2025 年一季度流通量 600 亿美元,市占率 29%,链上年交易量达 25 万亿美元 —— 相当于 Visa 的交易体量。​

  • 信任护城河:90% 储备金投向合规基金,剩余存于银行,透明度吊打竞争对手 USDT。这让它成为 DeFi 借贷、跨境支付的首选:企业用 USDC 转账,成本仅为传统银行的 1/10,到账时间从 3 天缩至 10 分钟。​

2. Web3 服务:“开箱即用” 的基础设施​

这才是 Circle 的终极野心 —— 做 Web3 版 AWS:​

  • 降低门槛:通过钱包即服务(WaaS)、支付 API,企业不用懂区块链,就能像调用阿里云一样集成数字资产功能。比如游戏公司接入后,玩家可直接用 USDC 买装备,资产还能跨游戏流转。​

  • 协同效应:USDC 的流通量越高,用 Circle 工具的开发者越多;工具用的人越多,USDC 的地位越稳固。就像 AWS 靠云服务带火亚马逊生态,Circle 正复制这种网络效应。​

三、增长想象力:年入 300 亿的巨头蓝图​

基于 2025 年行业数据推演,Circle 的潜力远超想象:​

1. 稳定币 “现金牛”:躺赚利息的生意​

  • 假设 Web3 链上经济达 10 万亿美元,稳定币总市值将达 1.5 万亿美元(参考当前加密市场规模推算)。​

  • 若 Circle 维持 30% 市占率,USDC 流通量将达 4500 亿美元。以 3% 的储备金利率计算,每年利息收入就有 135 亿美元 —— 要知道 2024 年 Tether 150 人团队靠类似模式赚了 137 亿净利润。​

2. Web3 服务 “增长引擎”:抢食云计算蛋糕​

  • 全球云计算市场已达数千亿,Web3 基础设施只会更庞大。Circle 若拿下 15% 份额,每年能再赚 150 亿美元。​

  • 叠加效应下,Circle 年营收将逼近 300 亿,利润超 140 亿 —— 堪比现在的 Salesforce,或一家中型银行。​

四、三座大山:Circle 的野心照不进现实?​

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Circle 面前横亘着三道生死关:​

1. Web3 “破圈” 失败:铲子卖给谁?​

2025 年工具类 Web3 项目融资暴跌 90%,说明开发者都在观望。若普通用户始终觉得 Web3 “复杂又没用”,Circle 的基础设施就是 “建在沙漠里的加油站”。​

2. 巨头围剿:Web2 不想给机会​

微软、亚马逊正把 Web3 功能塞进自家云服务,谷歌甚至推出 “私有区块链方案”—— 它们要的是 “可控的 Web3”,和 Circle 的 “开放生态” 天生对立。就像当年 AWS 打败传统 IDC,现在巨头手握流量和技术,Circle 很难突围。​

3. 监管利剑:合规优势变枷锁​

Circle 越做大,监管越紧盯。美国正酝酿稳定币法案,要求发行方具备银行资质;欧盟拟将流通量超 50 亿欧元的稳定币纳入 “系统重要性” 监管 —— 这意味着 Circle 可能要像摩根大通一样接受资本充足率、压力测试等严苛要求,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省心锐评】

Circle 的故事,本质是 Web3 的 “生存拷问”:我们真的需要一个 “自己当家作主” 的互联网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Circle 可能成为下一个 AWS;如果只是少数人的狂欢,它不过是又一个被炒作的概念。​